为推进大学数学课程过程性考核评价方式改革,强化过程性考核,发挥好考试考核的激励功能,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,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,进而提升教学质量,数学教研室全体教师于2025年9月17日在会议室B507开展了“加强教学过程考核管理,提升数学类教育教学质量”专题教研活动。会议由通识教育教学中心副主任余新宏主持,全体数学教师出席了此次研讨会。
会议聚焦过程性考核实施的核心议题,议程紧凑、研讨深入。会上,各课程组围绕课程目标、考核维度、评分标准等关键内容,详细汇报了本课程现行的过程性考核方案,并结合教学实践中的痛点难点,坦诚分享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与困惑,广泛征询全体教师的优化建议。在交流研讨环节,老师们踊跃发言、各抒己见,针对过程性考核的具体实施办法展开热烈讨论,从课堂表现评价、作业分层设计、阶段性测试安排到实践能力考核等细节问题深入剖析,共同探讨更科学、更高效的改善方案,为进一步完善过程性考核管理机制凝聚共识、汇聚思路。
余新宏副主任在总结发言中强调,加强教学常规化管理、推进过程性考核改革,绝非简单调整学期考核分数占比,而是对传统考核评价方式的系统性革新,更是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、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举措。他指出,数学教研室需以此次教研会为契机,持续探索构建“多元、过程、发展”的考核评价体系,将期末考试的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考核的形成性评价有机融合,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,更要重视其学习过程中的能力提升与思维发展,真正让过程性考核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、提升教学实效的有力抓手,推动数学公共课教学质量实现新突破、迈上新台阶。(一审:徐小琪;二审:余新宏;三审:朱冰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