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精准一码主营:湖北重晶石、碳酸钙、氟化钙等




重质碳酸钙作为造纸工业关键填料,其留着率直接影响纸张强度与生产成本。本文基于GB/T 451.2-2002《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》标准,解析助留剂选择对湖北碳酸钙留着效率的影响机制,为造纸企业提供技术优化方向。
一、留着率控制的核心挑战
造纸系统纤维表面带负电,重质碳酸钙颗粒(粒径2-10μm)易随白水流失。实验数据显示,未添加助留剂时,碳酸钙留着率不足65%,导致填料浪费与纸机清洗频率增加。助留剂通过电荷中和与桥联作用,可将留着率提升至85%以上。
二、阳离子淀粉的用量优化
阳离子淀粉(DS≥0.05)是造纸常用助留剂,其用量需满足:
淀粉电荷密度与碳酸钙表面电位匹配
用量控制在绝干浆量的1.2%-1.8%
实验表明,当淀粉用量超过2.0%时,留着率提升幅度不足3%,但易引发纸页匀度下降。
三、聚丙烯酰胺的协同效应
阴离子聚丙烯酰胺(APAM,分子量800-1200万)与阳离子淀粉复配使用,可形成“补丁-桥联”双机制。复配比例需遵循:
淀粉:APAM=3:1(质量比)
APAM溶解浓度控制在0.1%-0.3%
此方案在新闻纸生产中验证,碳酸钙留着率达92%,较单组分助留剂提升7个百分点。
四、微粒助留系统的创新应用
纳米级硅酸铝(粒径50-200nm)作为微粒助留剂,可填充纤维间微小孔隙。其添加量需准确至0.05%-0.15%,过量会导致纸页透光率上升。某厂实践数据显示,采用“阳离子淀粉+APAM+硅酸铝”三组分系统,碳酸钙留着率稳定在95%以上。
五、环境因素的动态调控
1.pH值控制
系统pH需维持在7.5-8.5,过低导致淀粉水解,过高引发APAM电荷反转。
2.温度补偿
当纸机温度超过50℃时,需将APAM用量提高0.2%,补偿分子链舒展度下降的影响。
3.剪切力适配
在高速纸机(线速度>800m/min)中,需选用支化型APAM,其抗剪切能力较线型产品提升40%。
湖北重质碳酸钙留着率优化需统筹助留剂类型、用量及环境参数。通过阳离子淀粉基础留存、聚丙烯酰胺桥联增效及微粒助留剂填充的三级体系,可实现留着率与纸页性能的平衡。准确控制助留剂参数,是造纸企业降低填料成本、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技术路径。